2009年10月24日

升窮漲盡疑回吐?

大盤果然沒有令人失望,整個星期在22,000以上高位徘徊,令不少淡友們再次產生回吐的暇想!

我曾在上幾篇提過:
...大勢要自然回調,必需要有9成散戶入市,目前所有散戶不是仍在場外觀望,就是坐貨(手持套牢盤),入市人少,還無法構成任何大的回調!

所以短期內還見不到「明顯的回調」,但會出現一次如同6月份一樣的高位整固。

股價在高位也能調整

在調整期,股價的突然下挫叫「震倉」;突然的高抽叫「拉台」。在大牛市「震倉」成本多過「拉台」;風險也高很多,因為先要把股票以低價拋出去,一不小心就可能再次落入在旁伺機的散戶手中。因此,在十一月出現的回調,將屬於高位整固,讓持貨的散戶先行獲利離場或「回家鄉」。所以那些一直未進場的散戶們,在未來剩下不多(牛一尾)的日子裡,要重新調整一下心理價位才行,否則將覺得股價越漲越貴,白白失掉進場的機會!

我在之前的一些整體分析:例如有關通漲的預期、退市與否、貨幣的眨值等等,都己漸漸地被大勢所肯定。不少讀者只關心我列出的大盤點數,卻輕視了我不斷提出大牛市背後的理念,所以,就算是升市,大部份的散戶們卻得不到太多好處。因為絕大多數的散戶們還不敢入市,只有短線投機客在進進出出,獲利微不足道。

我想藉此機會再次提醒大家一次,救市根本是一個金融大騙局

金融海嘯後的最大影嚮是將資產從新分佈,令貧富更加懸殊。不參於股市的人民,是最終的大輸家!實體經濟必定走下波,股市(金股期債滙+樓市)必定升漲瘋狂,金球紙幣將大幅貶值!

今次的大牛市是一條無法退市的不歸路,但任何事都有代價,今次既牛市亦唔例外。今次的大牛市的代價正是紙幣大幅貶值!! 如今0005就算升到$150只等於2007年海嘯前的$75。所以大家見到恆指升上22,000點也不用大驚奇,不斷地問:「經濟尚未復甦,怎麼可能?」今天22,000點的恆指差不多等於2008年底部的11,000!

就是如此原因,莊家大戶開始買資產、買股票。不少國際基金,之前遲了一步,現在更搶著入(股)市。大家將看到美資由債市調出大量資金攻入股市。港幣和美金掛勾,港股比起A股便顯得有大幅溢價,將成為資金首選!

再者,美國每逢四年一度的選舉年,股市必上揚!大家可以從杜指走勢看到,不管中段如何高漲或下跌,收市必回穩在開市附近。美國政府有近百年的金融操控經驗,可以幾乎做到不著痕跡。最近美國新聞界已放風發表「中國股市步入熊市」的論調,更可見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佈局,目的就是將中國行情與美國行情做一個明顯的切割。

*美國行情到目前還是代表著國際行情。

根據圖表顯示,美國行情將在明年初回調(這是一次正常的牛一大回調),大約有四個月。這和我一直所預測的五年恆指大藍圖不謀而合(已過了將近一年)。由此推論,港股這一波行情至少可直達聖誕,當9成散戶入市後,甚至可延續至一月中。

通常大市反彈都是由金融類股份帶頭的,這點大家已看到。當地產股一啟動就已準備進入高潮,所以請大家留意一下上星期港股是由那些股票帶頭的!

淡友們暇想歸暇想,依我估計這是短期內不會發生的事。讓我再贈各位散戶本期標題的下聯:

升窮漲盡疑回吐?

二三線股又爆升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o
投機策略:
指標股領先,小股隨後至!牛市想斬獲,散戶看今次!
1)指標股領先:內銀/資源/科技/港交所 + 0941
2)小股隨後至:所有三年近低位、上波將爆未爆的大部份股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o
吉士(每週)追蹤指標

吉士<大勢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上證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恆指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杜指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
吉士<金保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資能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科媒>指標:[---4-] :高位橫行待轉勢
吉士<內房>指標:[---4-] :高位橫行待轉勢

吉士<勢優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潛力>指標:[---4-] :高位橫行待轉勢
吉士<莊家>指標:[---45] :高位還有上升空間
吉士<爆升>指標:[--34-] :中間位置,轉升勢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o
每週中線:(由10月份_已調整)

第01週:21,000 + 450 = 21,450
第02週:21,450 + 450 = 21,900
第03週:21,900 + 450 = 22,350
第04週:22,350 + 450 = 22,800(本週)

p.s. 每週波幅 = 上下900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o
免責聲明:
「吉士追踪指數」及吉興財經資訊網是獨立內容提供者,我們將盡力確保所提供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,但我們並不會承擔由該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,網友在使用前,請自行評估有關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