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3日

價格與價值(2)

高反差錯覺價值觀

第二個例子講兩間餐廳。這兩間餐廳提供的菜色大致相同,廚房的手藝也差不多。不同的是,一家的裝修普通,價格走大眾化路線。另一間裝修走高格調路線;所以價格差不多貴一倍。

消費者是精明的,曾去過這兩間餐廳的顧客們自然會再選擇裝修普通,價格走大眾化路線的那間。

另一間沒生意做就要動動腦筋做宣傳,賣下廣告。但經驗告訴我們,最有效的宣傳莫過於減價。所以餐廳老闆決定以減價作為賣點。但減多少泥?由於他的成本(裝璜費,廣告費)較高,一經計算最多可以打個六五折。老闆把心一橫,就來個六五折吧!如此一來,餐廳一時門庭若市,同時更搶走對手不少顧客。

大家請用心計算一下,那間貴的餐廳,雖然經過減價,但比便宜的那間還是貴上百分之二十。為什麼消費者一改原來精明的態度,蜂湧而至呢?

「六五折」就是主要原因!一般餐廳平時最多只打九折。打八五折,叫做化算。一般很少打到八折或以下;打到八折或以下叫做大優惠。所以老闆的「六五折」簡直就是「超值!一般消費者不會拿這「六五折」的收據吉和便宜的那間餐廳比較,而是和原本未减價的價目比較。一比較之下,就產生了「高反差」!其實這種高反差只是錯覺,但卻十分有效!!

所以「高反差錯覺價值觀」完全是玩弄人的心理。在股市裡頭,莊家也常常使用這種技倆,大家聽聽以下這個例子:

某只個股的莊家想提前出場,所以趁大市回調先蓄意炒高,散戶一見大陽燭便連忙跟進,希望大市反彈後能夠更上一層樓!那知道接著的幾天,大市反彈,但這只個股的股價卻一路下跌,但維持巨大的成交量。已進場的散戶看到大市上升,以為只是莊家有心「震倉」,在低位接貨,後市必定會再向上炒;場外的散戶們認為市場上大部份股票的價格都已偏高,不值得買進,見了這只個股的股價曾經上過高位,但現在升市下跌,認為有機可乘。因此大手入貨,搏一搏「谷底反彈」。這又中了莊家的圈套,而圈套的背後不正是「高反差錯覺價值觀」在作崇!?

(待續)